婺源清明果的基本介绍清明时节,在江西婺源随意走进哪条村,哪户人家,都可以看到一种颜色青绿,天然清香的特点小吃,看着有点像中山的粉果。一问,才了解她们在包的这种叫做清明果。说是她们,是由于男性是不参加包清明果的,只在旁边悠闲的看着。最快乐的是...

婺源清明果的基本介绍
清明时节,在江西婺源随意走进哪条村,哪户人家,都可以看到一种颜色青绿,天然清香的特点小吃,看着有点像中山的粉果。一问,才了解她们在包的这种叫做清明果。
说是她们,是由于男性是不参加包清明果的,只在旁边悠闲的看着。最快乐的是孩子,他们围着大大家转,玩累了吃一两个。看到清明果,就了解纪念先人的时节已经到来,早上村道上常常看到腰别镰刀的男性,手拿竹竿上山祭祖。
大家在一个寂静的中午时分,走进上晓起村的一个大户人家,碰到女主人正在做清明果。
用一种叫野艾的野菜水煮后揉入面粉中,和糯米、籼米粉在面盘里搓好面团。把面捏制成小酒杯状,填入类似菜包的馅,最后捏合而成。包好后,小心的放在一竹筛上,以备蒸食。馅料也是用腊肉、猪肠、冬笋等和野艾拌好。
清明果由于主要材料野艾在清明时节长势最旺,也最容易采得,因此得名。另一种说法是此果过去用于清明时节纪念和怀念逝者。这种野艾有一种浓郁的味道,看着像葱,吃起来也像葱。果皮有韧劲和嚼头,而且不会吸收菜馅里的油,一口咬下去时,咸香满口。他们用捏花边与否来区别豆腐馅和萝卜馅的清明果。我吃了一个萝卜馅的,有点受不了那股葱荤之味就舍弃了尝试。
回到家里,清明果最叫人怀念的不是它的味道,而是家家户户一同制造的节令氛围,就像那种聚光灯一样从老宅天井打下来的光线,既热闹又悠长。